我们主要采用磁共振、脑电以及近红外光学成像等多种神经科学研究手段考察人际交流的心理和脑机制, 关注自然情境下人际间社会性互动的基本规律及其潜在的临床和教学应用价值。
我们主要采用磁共振、脑电以及近红外光学成像等多种神经科学研究手段考察人际交流的心理和脑机制, 关注自然情境下人际间社会性互动的基本规律及其潜在的临床和教学应用价值。
卢春明,理学博士,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 同年留校工作。2014-2015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研究院访学。目前为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交流及其障碍研究团队PI。
目前在PNAS、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logy、Biological Psychiatry: CNNI等期刊上论文20余篇。担任国际近红外光学成像协会的通讯委员会理事等。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中领导者会自然出现,这一现象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着重探讨人际神经同步在领导者出现中起怎样的作用,以及神经活动同步的出现是否与沟通的频率或质量有关。本研究要求11名三人小组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任务,通过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和 Hyper Scanning 范式来记录他们的大脑活动,并以视频编码的方式记录了领导者与沟通者的沟通过程。结果显示,在左颞顶叶交界处(TPJ)领导者—追随者...
尽管人类的大脑可能已经适应了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其他交流方式(例如电话和电子邮件)却开始越来越多地支配着我们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本研究利用 Hyper Scanning 范式同时测量两个大脑来检测面对面沟通和其他类型沟通之间的神经活动差异。结果显示在双方在进行面对面对话时左下额叶皮质(lIFC)的神经活动同步性显着增加,但在背对背对话、面对面独白或背对背对话独白时却没有出现这样的神经活动同步。此外,在面对面对话期间,两...
我们知道,口吃者在言语产生中存在明显的困难,然而除此之外鲜为人知的是口吃者在言语知觉方面也有困难。目前尚不清楚口吃者的言语感知困难究竟是独立于言语产生困还是与其有关。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募集了13名口吃者和13名非口吃者,收集他们在执行言语产生任务和言语感知任务时产生的fMRI数据。结果发现口吃者在言语知觉任务中表现得比对照组差,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左前脑岛(left anterior insula,言语运动区域的...
硕博研究生
科研助理
合作研究者